17、18世紀荷蘭發展成為航海和貿易強國,與歐美列強的鐵蹄,在世界各地強取豪奪,拓展殖民地,奴隷殖民地人民,是荷蘭的黃金年代,殖民地人民(包括台灣)的黑暗年代。1624~1662年台灣為荷蘭占據,成為荷蘭殖民地,在38年治台期間,對台人苛捐雜稅,農民生活困苦,人民水深火熱,強徵人頭稅時士兵惡行,暴發郭懷一事件。雖參與人數約當時台人,漢人的四分之一,5000人左右,但是漢人武器只有鐮刀,抵擋不住荷蘭人的火槍,另原住民在此事件中,協助荷蘭人攻打漢人,至使漢人被屠戮3,000~4,000人,荷蘭只死14人,原住民死23人。事件平息,荷蘭未改變對台灣漢人關係,依舊我行我素,推波助瀾之下,幾年後,助鄭成功收復台灣一臂之力。前幾年在網路上,看到一篇文章,說荷蘭人均所得多高又多高,社會制度多好又多好,名列開發國家前茅,饋然長嘆說:荷蘭這麼好,當年為什麼要把荷蘭人趕走,就讓荷蘭人一直統治我們就好了,這就是不讀歷史的無知。日本時代,小日本只不過蓋了一座烏山頭水庫,一堆日本皇民餘孽,就對小日本感恩載德到無以復加。兩蔣蓋了17座水庫,確無聲無息,提都不提,何況烏山頭水庫灌溉出產的稻米,台灣人吃不到,都被強徵運送到日本,或是運到亞洲各地給侵略的日本劊子手享用,擦亮小日本侵略長槍上的刺刀。永遠無法忘懷,當年身配武士刀的小日本警察,闖入我母親家中,搶走家中唯一,一點點賴以維生的米糧。
一早起床,就是等吃早餐,遊輪飯店的早餐,燈光美氣氛佳,鹿特丹的早晨,陰雨綿綿。8:30出發,離開荷蘭,前往比利時布魯日,在遊覽車上,導遊跟我們說,荷蘭是社會福利國家,採高所得稅,一般所得稅率42%~65%,貧民30%,以前被課13%就唉唉叫,這麼高的所得稅,都繳給國家,不會鼓勵到懶惰的人嗎? 瑞典最高75%,IKEA的老董必須被課75%的所得稅。
鹿特丹城巿建設毀於二戰,戰後重建的現代化城巿,現代化建築,乏善可陳,走了歐洲十幾個國家,鹿特丹建築風貌,可說最醜的一城。相對鹿特丹的俗,比利時的布魯日,水道交錯,景色如畫,中世紀磚造建築,盡是文藝復興、巴洛克式的華麗建築,不愧有中世紀睡美人之譽,名列聯合國人類保護遺產。我們11點到達布魯日,冬日繽紛的顏彩,彩葉紛飛,猶似墜樓人,地球彷彿停止了轉動,停留3個小時,走入畫中,沾了一身仙氣,出塵來,不自覺的優雅起來。在布魯日用完餐後,直奔比利時首都~布魯塞爾。
不到5點到達布魯塞爾,才4點多,天就黑了。美麗的巿政廳哥德式建築都打上了燈光,金閃閃地! 美麗著。 遐邇聞名的尿尿小童,原來是小黑人,黑嘛嘛的,没有想像中可愛。7:00晚餐,9點多才回到飯店~累。在歐洲的幾日,不知是不是時差關係,天天覺得累,累是這次歐遊給我最深刻的印象。